
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配资平台排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韩国达成了协议。然而,双方对这一协议的具体内容并不愿意透露太多。

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收获了多份贸易协议,先是在东南亚签署了多项协议。媒体评论称,这些国家似乎在特朗普面前低头了。美国与欧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签署的协议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减让关税,使美国商品能够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这些市场;大规模投资,投资额甚至超出外界预期;购买美国化石能源或提供关键矿产。美韩之间的协议大体上参照了日本,此前披露的日美协议被认为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在投资方面,被批评为赤裸裸地抢钱。日本同意了这一协议,美国将汽车关税降至15%,而韩国仍为25%。由于日韩在汽车领域存在竞争关系,韩国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不多,只能通过巨额投资换取关税减让。有韩国媒体评论说,为了百亿美元的关税减让,韩国需付出上千亿美元的成本。

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表示,在韩国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项目中,韩方将以现金方式投资2000亿美元,1500亿美元用于造船合作。每年投资上限为200亿美元,在可接受范围内,并能最大限度减少市场影响。所得利润两国共享,直到收回初始投资。这个计划与日美之间的协议类似,韩国的优势产业需真金白银投资美国,项目主要由美国决定,收益最初平分,收回成本后主要留在美国。这实际上并不是投资协议,而是花钱买安全。美国的军事盟国需拿出巨额投资才能获得关税减让和军事保护。特朗普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发表讲话并公布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的计划和项目,成为日美关系的一种具象化表达。造船是韩国的优势产业,美国需要韩国帮助振兴造船业,特朗普甚至透露要向韩国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但制造需在美国收购的韩国造船厂进行。如果这样,不仅韩国的造船业将被美国控制,其安全也将进一步依赖美国。
中国商务部最近表示应加快推动重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配资平台排名,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开始,经过16轮谈判仍未落地,已滞后于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潮流。在新的经贸形势下,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中方呼吁加快推动重启谈判,既顺应区域内贸易发展的趋势,也点中了中日韩合作的痛点。三国都是贸易型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深,特别是日韩受制于美国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才能对冲风险,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建设滞后,RCEP建立后,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尚未落地,反映出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三国在区域内贸易规模下降,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信号。作为东亚地区主要经济体,中日韩的合作能推动彼此经济增长,但自贸区迟迟不落地导致相互依赖度下降。在特朗普关税战背景下,中日韩等国承受了贸易战压力,中国表现出的战略定力和意志力为扭转贸易战态势起到了示范效应。中国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重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导向,自主开放、制度型开放和单边开放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注入红利和可预期性。RCEP框架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推进谈判和落地能为区域内自由贸易注入活力,扮演火车头角色。在亚太地缘经济变局下,中日韩自贸区将具有战略风向标的意义。
世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