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配资平台排名,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重庆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效专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电力总装机、天然气产量等16项“十四五”能源规划指标超预期完成,“疆电入渝”等重点工程全部投用,成功迎战多轮连晴高温,守护了山城百姓的“清凉”,端牢了能源保障的“饭碗”。
\n
市内电力装机总规模超4200万千瓦
\n“十四五”期间,重庆积极推进能源革命,突出抓好能源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发展水电、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千方百计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n重庆电厂环保迁建、两江燃机二期等一批重大电源项目建成投用,“十四五”期间市内电力装机可增加1500万千瓦以上、总规模超过4200万千瓦,分别是“十三五”的4倍、1.6倍,电力“兜底”保障能力创历史新高。
\n天然气开发12年持续增长,重庆市内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4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2024年,天然气产量175亿立方米、比2020年增长33%。其中,页岩气产量118.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页岩气年产量一半,为国家天然气保障贡献了重庆力量。
\n能源入渝瓶颈加速破除。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用,标志着全市步入了特高压时代,外电入渝通道能力达到1900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3倍,在全市用电高峰,足够扛起一半的用电需求。
\n
以下为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图片。(资料图片)
\n“超级充电宝”可满足全市居民10天用电
\n这五年,重庆全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安全韧性显著提升。能源输配体系“提档升级”,实施了金山—明月山等21个500千伏等级线路工程,“双环两射”主网架成型,家家户户用电的安全稳定性大大提高。
\n南川—两江新区等18条天然气管道投用,市域管网形成“四环二射”格局,家家户户气压更稳、气量更足。
\n新型调峰体系“从无到有”,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如“超级充电宝”,累计发电超10亿千瓦时,可满足全市居民10天用电需求。
\n建成156万千瓦电化学储能,以“毫秒级”响应速度,就像给电网装了个“超级稳定器”,电网运行更加稳定。
\n建成电化学储能156万千瓦,传统储备能力“由弱到强”。 相国寺储气库扩压增量顺利完成,黄草峡、铜锣峡储气库实现首期采气,储气能力达到44.5亿立方米,日采气能力足以支撑全市居民6天用气需求。
\n“绿色家底”撑起清凉“半边天”
\n这五年,重庆奋力推动新能源装机“倍增”,能源供给结构愈发“绿意盎然”。
\n能源供应转型按下“加速键”,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顺利实施,新能源装机已达815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5倍,重庆自己的“绿色家底”也能撑起清凉的半边天。实施“燃煤替代行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全市清洁电力装机规模占比较“十三五”末提升了11个百分点、供电煤耗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
\n“能源消费也“逐绿”迈进。2024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占比达到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天然气居民覆盖率超过70%。人均年用气量483.4立方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8.8%,位居全国第9,清洁能源正点亮千家万户的绿色生活。
\n央企在渝落地能源项目投资超2100亿元
\n能源改革稳步推进。煤电、新能源及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2024年,全市电力市场主体超1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784亿千瓦时,较2020年分别增37%、18%。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作用凸显,交易品种达38个,2024年天然气交易量493亿立方米、金额1130亿元,分别占全国消费量11.6%,是2020年的2.3倍、3.3倍。
\n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川渝、渝陕、渝黔、疆渝、渝藏等跨区域能源互济共保格局基本形成。深化央企合作共赢,近20家能源央企来渝共商共推能源建设发展大计。“十四五”期间央企在渝落地能源重大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带动全市能源投资“连年攀升、连创新高”。
\n新闻多一点>>
\n重庆市能源局副局长毛毅:
\n能源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
\n
重庆市能源局副局长毛毅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市能源投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能源新基建、新业态更是为投资增速装上了“新引擎”。能源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呈现出“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三个特点,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n全市能源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力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30%。年度能源投资额接连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今年将突破600亿元大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累计上升约3个百分点,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n其次是结构优,以特高压、光伏为代表的新基建和新能源成为电力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24年电源投资增量主要由可再生能源贡献,有力支撑了全市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n第三是活力强。目前,市内分布式光伏中民营企业投资占比达80%,也有民营企业参股了抽水蓄能、水电等更多电源项目。同时,全市售电领域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0%,规模以上的充电运营服务商也主要是民营企业,为能源投资保持高增速注入了强劲活力。
\n市能源局总工程师毛叶湘:
\n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
\n
市能源局总工程师毛叶湘表示,“十四五”以来,我们坚持市内新能源资源挖潜与市外清洁能源引入并重,追光逐风,让清洁能源成为发展底色,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进入“快车道”。
\n积极推动绿色电力同交通、建筑、算力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了一批“零碳园区”试点示范,让全社会各领域更多使用绿色电力。截至8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万辆,“成渝氢走廊”建设初具规模,绿色低碳的出行理念和能源消费方式深入人心。2024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占比达到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n国网重庆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张捷:
\n重庆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
\n
国网重庆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张捷表示,“十四五”期间,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从“供得充足”“供得可靠”“供得智慧”三个方面同步发力,完成电网建设投资58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9.9%。
\n供得充足方面。 重庆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疆电入渝”特高压最大输送功率超过重庆电网最大负荷的10%,单日最大送电量近1亿度,可供25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使用24小时。川渝特高压,该工程使四川、重庆两地电力最大输送能力提升400万千瓦,跨省电力灵活调配成为常态。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外电入渝首次突破了1000万千瓦,占全市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一,为这个“不缺电的夏天”注入了澎湃动能。
\n供得可靠方面。持续强化重庆市内配电网建设,在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国际先进型配电网,实现了“检修零停电、客户零感知”,以更加优质、稳定的电力供应,护航“新韵重庆”,守护山城夜色。
\n供得智慧方面。上线西南地区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平台,实现了电力精准平衡、电网精细感知、负荷精益管理。配置巡视装备4.5万套、无人机1400余架,引入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故障精准定位。
\n未来还将全力争取西藏、贵州及西北等多省份清洁电力入渝,推进与周边电网互联互通,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n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摄影 钱波配资平台排名
世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